(專題研習的設計理念)
本校的專題研習課程得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「優質學校改進計
劃」的專業支援,設計具校本特色及以「學生為中心」的四天抽離式課程;透
過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,創設「高參與」和「高展示」的平台,以能力架
構作基礎,有系統地發展學生各種共通能力。各級能力架構如下:
P.1-P.2 | 溝通及協作、觀察、分類、比較、設計、資料搜集、匯報 |
P.3-P.4 | 溝通及協作、預測、科學測試的方法(公平測試)、資料處理、
分析、實驗結果匯報 |
P.5-P.6 | 溝通及協作、一手資料搜集 (如:觀察方法、訪問技巧)、
二手資料處理 (如:資料篩選、整理)、批判性思考、創意、 設計、匯報 |
各級專題研習採用上述計劃發展主任陳可兒博士(2006)所提出的CRT(Context情境、Role角色、Task任務)模式,一種近似Dorothy Heathcote推
介的戲劇教學法「專家的外衣」Mantle of the Expert (Wagner 1999),讓學生探
索主題。我們透過由「情」入手的導入活動,有效地引起學生的研習動機;他們被處於特定的情境中,賦予某專家角色去探討主題或解決問題時,便會感到具挑戰性,因而更投入於研習過程中,並期望有機會將成果向人展示,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,肯定個人及小組研習的價值。
我們的跨學科課程以循環模式進行,P.1-2一組,P.3-4一組,P.5-6一組,每年推行三組主題,兩年六組主題,各主題及範疇分佈如下:
組別 | 主題 | 範疇 | 主題 | 範疇 |
P.1-P.2 | 我是小御醫 | 健康教育 | 植物學家訓練班 | 大自然探究 |
P.3-P.4 | 魔法學員選拔戰 | 科學探究 | 採購小博士 | 科學探究 |
P.5-P.6 | 天水圍旅遊推廣計劃 | 古蹟/大自然探究 | 天水圍社區大搜查 | 社會探究 |